頭圖加載中...

向西去阿里,那里有座山叫岡仁波齊 | 西藏阿里南線12天自駕游
- 出發時間/2019-09-01
- 出行天數/12 天
- 人物/家庭出游
2017年的夏天,與家人一起去電影院看了一部叫做《 岡仁波齊 》的影片,講述了 芒康 地區的一個小村子里有11個人組成了一只隊伍,他們有著不同的故事,懷著各自的希望,歷時1年,行走2000公里,前往 岡仁波齊 朝圣......
他們經歷春夏秋冬,感受風寒雨露。孤獨、堅持、虔誠、艱辛,一路行走,人也成為自然的一部分。
影片結尾,大雪,天地間白茫茫一片,遠處是
岡仁波齊
,一行人俯身前行。2000公里,每一位朝圣者都是以磕長頭的方式完成的,他們擁有強大的信念,敬畏自然,歷盡磨難,他們也擁有頑強的勇氣,路途遙遠,不辭辛勞。
關于信仰,無處不在。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,也可以是一種終極追求。
岡仁波齊
是他們的終點,是所有人的信仰和尊重。
我還記得,老媽在看完影片后說的第一句話是,如果我也能去
岡仁波齊
轉山就好了。
本來以為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,山迢路遠,怎么可能!
西藏
,
阿里
,
岡仁波齊
,怎么可能!
然而,可能和不可能,取決于你的決心。人只要往前走,腳就會帶你到世界的任何地方。
正如張揚導演所說,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確的......神山圣湖并不是重點,接受平凡的自我,不放棄理想和信仰,熱愛生活,我們都在路上。
(以上圖片為電影劇照)
旅途漫長,即刻啟程。
?拉薩【回到拉薩】
算來,這是我第三次,回到
拉薩
。
倚窗俯瞰機艙外的風景,翻著孤獨星球
西藏
篇,混著酥油茶的暖意,
拉薩
就在眼前了。沒有了初次進藏時既緊張又激動的心情,望著碧綠的
拉薩
河,歷經
千山
萬水,我又回來了。
遠處群山浩蕩,溝壑起伏,如棉花糖般的云朵自在漂浮著,這是屬于高原機場獨有的風光,此刻要好好盡收眼底。那一道長長的橋,是 雅江 特大橋,也是從機場到 拉薩 市區必經的路線。
日暮時分,平安落地。
我緩步走出機場,看到老媽老爸三姨姨夫都在接機口等著我,恍然有種錯覺,我是真的回家了!其實不然,我們兵分兩路:一路,一輛車加四人從318川藏線自駕而來;另一路,獨自一人飛過來。最終,在
拉薩
貢嘎
機場匯合。和在
拉薩
的舅舅一家吃過晚飯,步行回酒店的途中,再一次仰望布達拉宮,夜晚的宮殿,靜謐又神秘。
晚安了!布達拉!
白天的布宮,巍峨又雄壯,這座世界 上海 拔最高的宮殿,已矗立千年之久。
大昭寺廣場前人頭攢動,煨桑臺煙霧繚繞,人們按照順時針方向轉八廓街,祈求內心的平靜,感恩自然的饋贈。
身著民族服裝的老阿媽們坐在長椅上聊著家常,手里也不忘捻著佛珠,口中念著那些我們聽不懂的經文。
離大昭寺不遠處,有當時清朝政府駐藏大臣衙門的舊址,可以免費參觀,里面有展覽,概述了這里的發展歷程。
衙門里樹立著清朝雍正年間的碑文:南山為帶,風樹為旗,用彰威武,永鎮番裔。
裹著格紋頭巾的老奶奶,可能是從很遠的地方來朝圣,走累了歇一歇。也可能是就住在附近,出門添置些家里需要的物件。還有可能是坐在這里等著她的小孫子,口袋里藏著幾塊甜甜的奶糖。
如電影畫面般的布達拉宮。
姐倆身披紅裝,在布宮廣場上留影。
老一輩的人總喜歡以這樣的姿勢拍照,有點當年雄赳赳氣昂昂開展生產運動的意思。
三姨和三姨夫也作為第三次進藏的成員,喜悅之情溢于言表。
拉薩 的人文,很吸引游客的眼球。作為一個喜歡記錄的人,我也不例外,盡量只拍了些背影,感覺那些背影都有說不完的故事。在大昭寺門口的老阿媽,手持轉經筒,就這樣一圈一圈地轉著......
緩步向前,感受內心的平靜。
一只傲嬌的小貓,在弄堂里信步悠然。半個正臉都不給我,一會兒就跑的沒了蹤影……
阿佳的背影婀娜多姿,頭上飾有各種寶石,顏色搭配的也剛剛好。